调研速递|鹭燕医药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 聚焦市值规划与业务发展要点
2025年4月25日下午15:00 - 17:00,鹭燕医药通过“鹭燕医药投资者关系”微信小程序举办了2024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,线上投资者积极参与此次调研活动。鹭燕医药董事长兼总经理吴金祥先生、独立董事叶少琴女士、财务总监曾铮女士、董事会秘书叶泉青先生接待了投资者。 投资者活动关系类别及相关信息 投资者活动关系类别:业绩说明会 时间:2025年04月25日(星期五)下午15:00 - 1......
2025年4月25日下午15:00 - 17:00,鹭燕医药通过“鹭燕医药投资者关系”微信小程序举办了2024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,线上投资者积极参与此次调研活动。鹭燕医药董事长兼总经理吴金祥先生、独立董事叶少琴女士、财务总监曾铮女士、董事会秘书叶泉青先生接待了投资者。 投资者活动关系类别及相关信息 投资者活动关系类别:业绩说明会 时间:2025年04月25日(星期五)下午15:00 - 1......
2025年4月,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。报告期内,公司围绕“成为有固定收益特色的、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证券公司”的战略目标,强化突出功能性定位,推进综合金融服务,各项业务稳步发展。本文将对该公司年报进行深入解读,剖析其财务状况、经营成果及潜在风险,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参考。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营收与利润:增长显著,盈利能力提升 营业收入: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5.3......
出品: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:IPO再融资组/郑权 4月25日,和辉光电发布于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 股发行上市的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的公告,公司将要在港股IPO。 2021年5月,和辉光电在A股科创板上市,募资81.7亿元,其中65亿元用来建设第六代 AMOLED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(下称“第六代AMOLED扩建项目”) 。按照原计划,该项目预计2022年12月建设完成,2023年达到预定使用状态......
中汽研汽车试验场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汽股份”)近日发布2024年年报,各项财务数据揭示了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的经营状况与发展态势。报告期内,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,净利润保持稳定,但在费用控制和现金流管理方面呈现出显著变化,值得投资者关注。 营业收入稳健增长12.16% 2024年,中汽股份营业收入为400,105,728.59元,较上年的356,731,261.32元增长了12.16%。这一增长得益......
出品: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:IPO再融资组/郑权 4月30日,国泰海通将要发布一季报。在此前公布的一季报业绩预告中,公司预计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2.01亿元至124.45 亿元,同比增加350%至 400%。 值得注意的是,国泰海通Q1净利润激增三四倍主要是因为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形成的负商誉,除去负商誉等因素外,公司2025年Q1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%至65%,与同......
每经记者 陈晨 每经编辑 彭水萍 4月26日,国泰君安资管宣布,新任陶耿为公司董事长。记者注意到,4月24日,海通资管也才宣布任命陶耿为公司董事长。目前,陶耿身兼数职,现任国泰君安资管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裁兼财务负责人,海通资管董事长。 此外,原国泰君安资管董事长谢乐斌因工作调整而离任。据悉,谢乐斌已于4月23日履新海富通基金董事长。
按照申万行业分类(2021),东尼电子属于电子-消费电子-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。 专注于超微细合金线材、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它新材料的应用研发、生产与销售。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、医疗、太阳能光伏、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新材料五大领域。 2025年4月25日,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(以下简称“中国证监会”)《立案告知书》(编号:证监立案字01120250010号),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......
随着A股2025年一季报密集披露,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(QFII)的最新持仓浮出水面。 截至4月26日记者发稿(下同),目前披露2025年一季报的上市公司中,QFII已现身333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,合计持仓39.96亿股,持仓总市值达510.2亿元,其中184只股票为今年一季度QFII“新宠”。从行业分布来看,QFII布局机械设备、化工和电气设备等行业居多。 QFII新进260只个股 作为......
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川润股份”,股票代码002272)近日发布2024年年报,报告期内,公司多项关键财务指标出现较大变动,其中净利润同比下降81.91%,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47.46%,引发市场关注。本文将对川润股份2024年年报进行详细解读,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及潜在风险,为投资者提供参考。 营收与利润:规模与盈利双下滑 1营业收入微降4.01% 2024年,川润股份实......
2025年4月25日15:30 - 17:30,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“全景·路演天下”(https://rs.p5w.net/)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,接受投资者网上提问。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的公司人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培青、董事姚壮民、独立董事高见、副总经理郑丽群、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若阳、财务负责人夏凡、保荐代表人刘兴德 。以下为本次投资者......
文章来源:时代周报 国芳集团(601086.SH)、国光连锁(605188.SH)等零售股“熄火”之后,在“摘帽”利好刺激下,湖南超市龙头步步高(002251.SZ)接过连续涨停大旗,截至4月25日收盘,步步高收获6连板。 4月23日盘后,步步高公告,公司股票于2025年4月22日、2025年4月23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了20%,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,属于股票交易异常......
2025年4月25日,洪田股份(603800)及董事舒志高收到证监会《立案告知书》,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。这一事件可能涉及,向关联方苏州陆海控股出售办公用房未及时披露,以及与诺德股份(600110)的关联交易存在未披露的利益链条。 根据公司公告,2024年5月7日,洪田股份以484.60万元向陆海控股出售上海闵行区办公用房,该交易直至2025年4月25日才补充确认。值......
4月24日晚,惠伦晶体(300460.SZ)发布公告称,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赵积清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,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。次日公司股价“一字跌停”,市值蒸发超6亿。 证监会立案事由指向“信息披露违法违规”,但具体细节未予披露,可能涉及以下问题:1.公司2022-2024年累计亏损超3亿元,毛利率从2021年的46.75%暴跌至2023年的2.35%,存货减值计提达4000余万元,2024年业绩预......
国联股份(603613.SH)自2023年12月26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,一直有对其财务真实性的质疑。这场持续一年半的调查,可能主要涉及公司收入确认方法的颠覆性调整。根据北京证监局警示函及公司公告,国联股份在2023年4月至6月间两次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,将2020-2022年部分交易的收入确认方法从总额法改为净额法,导致累计调减营业收入近330亿元。这一调整直接推翻了此前三年的财务数据。(国联......
一、虚增利润与隐瞒交易双违规 2024年11月29日,中国证监会河北监管局对先河环保(300137.SZ)作出行政处罚决定,认定公司存在两大违法事实: 2022年年报虚假记载。公司通过跨期计提2021年、2022年员工年终奖,虚增2022年成本费用4380.40万元,虚减利润总额4380.40万元,虚减金额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1.89%。这一行为导致年报中利润数据严重失真。 未披露结构性存款投资。2......
一、证监会立案调查,极有可能与销售费用与年报内控缺陷有关 2024年11月8日,ST百灵(002424)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。很有可能是公司多年财务问题所致。根据贵州证监局2023年12月的监管措施决定书,公司存在销售费用未及时入账、实物赠品未入账、税费列报错误、商誉减值测试不规范等六大问题,导致2021年、2022年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。 更关键的是,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......
2024年8月5日,ST盛屯(600711)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厦门证监局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。 经查明,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,通过钴湿法冶炼中间品销售业务虚构收入,导致财务数据严重失真。具体表现为:2021年多确认收入3.59亿元,占当期营收0.79%,虚增利润1.94亿元(占利润总额7.15%);2022年多确认收入8414.9万元,同时因子公司回购未抵销导致少计利润1.39......
来源 华夏时报 公开资料显示,酒店投资市场近年颇为活跃。4月23日,仲量联行酒店及旅游地产事业部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周涛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透露,2024年中国内地酒店成交额为187.9亿元(统计截止至3月中),预计2025年酒店投资交易额将与2024年持平,约为180亿元。 需要注意的是,尽管投资市场......
新浪财经“2025年度投教优秀案例评选”活动已于3月21日正式启动。东海基金“东海·青年律师公益投教计划”投教品牌参选“最佳投资者教育创新奖”类别。>>活动详情 据悉,东海基金与东海证券投教基地共同发起的“东海·青年律师公益投教计划”,以跨界融合之势开辟了投资者教育新范式。这项公益投教项目通过系统性整合法律专业力量与金融实务经验,构建起“知识共享-人才培育-场景渗透”三位一体的服务生态......
随着2025年一季报密集披露,外资基金的最新持仓路径逐步清晰,不少绩优产品在第一时间抓住了科技股的结构性机会。 以贝莱德、富达、路博迈、安联、宏利等机构为代表的外资公募纷纷表示,DeepSeek的技术突破不仅点燃了市场情绪,更进一步强化了投资者对中国科技企业中长期价值的认可。一季度,成长风格再次回归机构视线。 从芯片、数据中心,到边缘计算和应用落地,AI时代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正加速释放。外资机构普......